李西月仿佛是陆西星在另一时空的奇异倒影,他们的姓名、道号都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对应关系。陆西星所开创的内丹东派虽有其理论体系,却乏人传承;而李西月则将陆西星的内丹功法发扬光大。两人各自创立的教派之间,亦存在一种微妙而奇特的对应。
在道教发展史上,内丹派于宋元时期分为南、北二宗,后因北宗势力壮大,南宗逐渐并入北宗。至明清之际,内丹派再度分化为东、西两派,其中内丹西派的创始人正是李西月。
李西月,原名李元植,字平泉,四川乐山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人道后,更名为西月,字涵虚,又字团阳,号长乙山人。
李西月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天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其擅长抚琴,对诗酒更是情有独钟。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李西月极有可能成为一位风流才子,然而,一次奇遇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李西月的书斋坐落于一条河畔,这条河水质浅且河道狭窄,平日里鲜见舟船往来。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李西月与友人在河边漫步,突然发现河中漂着一条小渔船,船上躺有一位老翁,正对月高歌。李西月心中不禁生起重重疑团。他深知此地水浅河窄,历来未见渔人身影,这位老渔翁究竟从何而来?
展开剩余65%李西月与友人一同上前,恭恭敬敬地向老渔翁行礼。走近细看,他们意识到这位老渔翁绝非普通人,便邀请他到书斋一叙。李西月与老渔翁相谈甚欢,最终拜老渔翁为师。老渔翁在李家逗留了一年多,李西月受益匪浅。
当时,著名学者李嘉秀担任九峰书院的主讲,李西月正是他的门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嘉秀逐渐察觉到这位学生的非凡之处。经过一番长谈,李嘉秀得知李西月对道法有着深刻的体悟,竟转而拜李西月为师。
后来,李西月前往峨眉山修行。起初,他居住在山上的道观中修炼,但过了一段时间,他感到道观中杂事繁多,难以静心清修,便在山中另寻了一处僻静的山洞,潜心修炼。一日,李西月在山中漫步,见一棵古松下有两位相貌清奇之人正在对弈。李西月见这二人仙风道骨,不似凡人,欲上前攀谈,又恐打扰,便在一旁观棋。李西月虽曾涉猎棋道,但见两人棋势颇为古怪,精妙异常,难以窥见其中奥妙。那二人下棋极为专注,并未理会李西月。这盘棋整整持续了一天。
待棋局终了,执白子者哈哈大笑道:“承让承让,你我连下十盘,仍胜负难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战罢。”李西月心知这两位必定是神仙,忙跪倒在地,口称弟子。二人这才正眼打量了一番李西月,相视大笑,其中一人说道:“我是张三丰,他是吕洞宾,我们见你道心坚固,仙缘深厚,特来点化你。”
两位神仙将秘法传授于他,李西月在峨眉山潜修数载,终成正果,修炼成金丹。
李西月功成之后,开宗立派,创立了一个新的内丹教派,主要在西川和乐山一带活动,因此被尊称为内丹西派,以区别于明代陆西星所创建并在江浙一带流传的内丹东派。
李西月对创立内丹东派的陆西星极为仰慕,甚至认为自己是这位先贤的转世。这种深厚的情感促使他在多个方面效仿陆西星,自名为西月;陆西星号潜虚,他便号涵虚;陆西星号“方壶”,他便自号“圆峤”。
李西月创立的内丹西派,亦称隐仙派、犹龙派。从内丹东西二派的修行方法来看,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传承关系,均强调阴阳双修的修炼理念。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十一岁的李西月与友人宴饮,席间众人联句。李西月吟道:“儿女英雄债,从今一笔勾。”随后,他朗声念出一首偈语:“清风明月,才知是我。”语毕,溘然长逝。
发布于:江苏省散户配资股票,股票配资十大公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