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这地界,风水不太好,谁上来点火都没好事,印度倒好,刚刚在这里整起事,设了个所谓的“战地旅游计划”,生怕全世界都不晓得他们心里那点鬼主意。“爱国旅游景点”?“2017年对峙遗址”?整个就是一出大型作秀。印媒疯狂造势,说什么“军事遗产展示”,一说就是未来要天天开30-50辆车队往那里冲,搞得好像马上要变成第二个西藏圣地。其实都懂,印度耍的这点小聪明,就是想着用旅游设施把地标一坐牢,谁还敢说不是他们在实际控制?这一招,活学活用,国内舆论哗啦啦全配合起来唱,硬是造出了种“稳居上风”的幻觉。
莫迪这两年急得很,国内边境摩擦一波波,五月份又在印巴冲突里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心里其实心虚得很,只能对内摆强,安抚人心。而这套“转移视线”的把戏,搁外面也就那一两回管用,搁中国头上,立马就碰壁。曾几何时,印度那些高层走到哪都说“不能再让别人渗透控制”,可回头自己却手一抖,又挑起边境争议,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刚对内叫喊着“战略自主”,立刻又想靠边境秀点存在感,嘴上说和平发展,行动却往枪口上撞。
偏偏这次莫迪算错了,刚掀起头,没想到最先出手的不是邻居,而是远处的美国。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体开炮,对印度“贸易背刺”,讲了句“你们转卖俄油搞利益差”,顺手宣布对印度实行大幅度关税制裁。连带着本已够高的25%基准关税,又往上加,像赶牛一样真不留情。这事放到一年多前,别人可能还会觉得两国打打闹闹没什么,现在市场一判形势,谁都清楚美国动的可是真格。上海那批做海外业务的中国厂商,都在小道消息里打听,印度会不会被美国抽得停不下来,连带整个南亚的产业链都要洗一遍。
油价一涨,印度直跳脚。谁都晓得,印度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简直有点吓人——88%全靠外面拉,美国这一锤下去,能把莫迪的能源命都悬起来。关键这事正好撞上印度想借俄油赚个差价,美方火气一上头,连推带骂,一声怒吼“市场不能玩猫腻”,仗着自己市场大、金融手段多,一波争端下来,所有相关贸易都快动不了了。等连贸易都堵了,再谈什么战略对话、军事合作,台面上说的那些“大国伙伴”、“印太领袖”,全成了空话。
印度外交部急了,接连发文,一口气全在说美国“双标”,指望特朗普能掉个头,可美国会念这情面吗?慢慢看。要是照美方意思断了俄油合约,印度国内能源保供分分钟出状况,产业链一波波出问题,又能怪谁?现在美国味道十足——怕你便宜买俄油,出了便宜想全给你拿回来,价格一控制,惩罚性关税压到头,全都有目标。莫迪“战略自主”讲得多,行动轮到自己,真叫一声被“卡脖子”。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原本中美俄三方博弈,印度还自以为是“桥梁”,有美有俄,政策谁也不敢得罪,这套“左右逢源”还真能混个新鲜感。可真碰到规则变动,马上露出了底色。边境刚刚挑事,回头美国伸手教训,俄方自然也不会对你无条件输血,能靠谁?一个人表态要求外交自立,第二个人缩手找台阶下,莫迪这一回算是被三方夹击。
讲到这里,很多人又会拿中国说事,说为什么中国就不强硬点,或者顺水推舟把印度推下水。其实中国做事,从来不靠小动作。藏南地名已经标准化,一批一批送进了“户口本”,印度景点一再起名,那又怎样?行政效力、历史文件、地理标注,逐条递进,从头到底一套组合拳,没有一脚踢空。至于巴铁一边的纽带,更像稳步推进的长线——军事合作、基建投资、芯片供应,不声不响,印度怎能不焦虑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地位,常常自己出戏。
反观美国和印度,底层是利益联盟,稍微一有磕碰就翻脸。美国掌握“数字主权”和农产品定价,印度制造业连15%都不到,本土品牌崛不上去,手机市场一半都是国外,想走“大国自主”,力量根本撑不起这张网。这种骑墙策略,短期内能赚到一些热度,长线博弈,是把战略钢丝绳,全绑在别人手上,每动一下都怕断。这次关税一打,从数字主权到能源采购,处处受制,印度喊的“战略自主”,实际也是“战略软肋”。
最后的话,还是得说一句,洞朗山口的风够冷,风云变幻永远不缺主角。印度这一出“战地旅游”,拉大旗作虎皮,最终可能就是自娱自乐,落了个笑话。美国这刀下得干脆,算是帮莫迪上一课。大国之间,制度、供应链、人心都得扎实才行。我们看局势从来不带情绪,手里的稀土、数字芯片,布局在手上,巴铁的通道一路打通。印度美国折腾来折腾去,等明天一到台面,谁进谁退,一清二楚。这才是底气。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散户配资股票,股票配资十大公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