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在华是科技园组织召开了两项团体标准审评会,《无人驾驶航空器内河水上交通巡查技术规范》及《民用机场泊位引导系统技术规范》两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
华是科技联合长兴县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无人驾驶航空器内河水上交通巡查技术规范》,并与浙江空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民用机场泊位引导系统技术规范》。
华是科技联合研发的无人机水上非现场执法系统
《无人驾驶航空器内河水上交通巡查技术规范》明确了无人机在内河交通巡查中的应用标准,涵盖硬件配置、系统管理、作业流程及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主要对无人机日常巡查、船舶巡查、违法预警事件和执法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应用于船舶、航道、港口和应急四大场景,该标准的实施将为无人机辅助内河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实现非现场执法奠定基础,推动水上交通监管智能化,提升航运安全水平与社会治理效能。
华是科技自主研发的航空器泊位引导系统
机场泊位引导系统主要为了保障航空器落地后快速、高效、精准入位而研发,主要应用于各民航机场,实现飞机的精准泊位定位和跟踪。目前,国内机场泊位引导系统多以国外企业系统为主,难以接入国内机场统一管理平台,数据对接受限,且仅适用于近机位航空器入位引导,难以适应国内机场远机位体量大、业务要求高、系统升级快的运行需求,同时,存在个性化服务缺失、应急响应滞后,且升级维护依赖海外支持,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剩余34%为满足我国民航机场对国产化替代的迫切需求,提升航空器泊位引导的自主可控能力,本次编制的《民用机场泊位引导系统技术规范》聚焦三维激光技术的应用,从系统架构、技术指标到运维管理形成完整标准,旨在推动国产泊位引导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各地机场信息化建设和升级提供关键性基础技术支撑,全面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安全性及经济效益。
此次两项标准的制定与落地,标志着我省在低空无人机水上执法与航空泊位引导数字化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也为全国智慧交通体系建设贡献了"浙江经验"。未来,随着标准的推广应用,华是科技将进一步助推交通治理现代化进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是科技)
发布于:北京市散户配资股票,股票配资十大公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